查看原文
其他

“丧偶式”育儿,把“父亲角色”找回来

镭宝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1-04-29

点击↑ “曾奇峰心理工作室”,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



近期一档真人秀节目,引起热议,与以往爸爸们和小娃娃一同旅行不同,《一路成年》在亲子关系上做出了突破性的尝试,首次将目光聚焦在父亲与青春期孩子关系的问题上,五个刚刚走向社会的年轻人,在年过半百的父亲的陪伴下,一同探访祖国秘境,同吃同住、共同劳动,在极端的环境里学会合作,在协作中培养默契,节目看似是让老爸们带着孩子们出去旅游,更多的还是关注于家庭关系和孩子教育问题,当我们提及家庭教育,特别容易强调母婴关系的重要性,很少提及父亲的身份,但是父亲是孩子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他人。



在现实生活中,父亲和孩子之间往往缺乏沟通,“丧偶式”育儿也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。没有父亲陪伴的生活,成为一种常态。


这样的结果导致父子关系疏离,情感淡漠,父亲角色的缺席也在影响着整个家庭的心理秩序。


问题家庭的经典模板是:

缺席的父亲

焦虑的母亲

和有问题的孩子



1.

论父亲身份的重要性


❶ 我在咨询工作中,会帮助一些焦虑的妈妈自我成长,上“妈妈心灵课”,提升了母亲自我认知后,爸爸呢,他的作用同样至关重要,他是孩子重要客体,他存在的意义对于一个孩子成为社会人,甚至比妈妈还重要。


❷ 抚育初期,妈妈是以婴儿为中心的,这有利于孩子形成“无所不能感”“安全感”、对他人的“基本信任”“自信”“自尊”等心理品质。而爸爸对孩子的爱,往往是“有条件的”,代表着社会他人,当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他人的要求时,爸爸就给予鼓励和奖赏。因此,父亲的角色是代表“社会规则”,让孩子学习和适应“以社会他人为中心”的认知行为。


❸ 爸爸的存在,有利于阻断,妈妈与孩子之间所形成的“封闭的二元关系”,过渡为“开放的三元关系”,促进“分离-个体化”的发展,引领婴儿进入俄狄浦斯期发展阶段。促进婴儿性身份的自我识别和性角色的认同,男孩认同父亲,能够站在父亲的“男人角度”去看待妈妈,这时,妈妈不再是幼年的母亲,而是变成了一个“女人”。女孩与爸爸之间形成和发展“异性相吸”的互动关系,开始对异性有初步的接触,并形成对异性的第一个印象。


❹ 由于父亲角色的存在,这种三元关系的雏型在孩子心中确立,当孩子看到爸爸和妈妈之间存在差异性,并且可以互补、合作、协商、和平共处时,孩子就会逐渐懂得,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存在差异的,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可以得到尊重和欣赏的。这会促使孩子达到“君子和而不同”的思想境界。



2.

成为具有父性精神的爸爸


心理上成为一个母亲,相对来说还是容易的,因为从怀胎开始,妈妈的生理变化推动着心理的成熟。而心理上要主动接受一个爸爸的身份角色,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。


在节目中父亲与孩子,一起领略绝美的自然风光,一起挑战最极限的生存环境,一起体验最淳朴的怀旧旅行,一起回归最真挚的情感关系。虽然孩子们即将成年,但这一趟路途并非那么顺利。因为,没有妈妈的陪伴,单独相伴出游的父子之间陌生而紧张的气氛被称为“史上最尴尬的旅行”,所以,爸爸们在旅行中,体验着作为父亲的责任义务,还有与孩子之间的爱,找回了丢失的父性能量,在与孩子互动中强化了父亲的角色,确立的父亲的价值,为孩子树立了榜样。


这让我想起,今年最瞩目的一部成长型治愈电影《哪吒》。



哪吒在生死紧要关头,说出了自己的遗憾,就是没有和父亲踢过毽子,而影片里多次出现了哪吒小时候与母亲一起踢毽子玩耍的快乐场景,在母亲耐心的陪伴下,哪吒展现出更多的是无拘无束,缺失了对规范与责任的培养。


值得强调的是,中国子女与母亲的关系,非常紧密,紧密到什么程度呢,“妈宝男,妈宝女”,仿佛连体婴儿般存在,却很难看到孩子与父亲互动中亲密无间的状态,所以,整个“哪咤闹海”的故事,讲述了人是如何由一个生命个体对母亲的依恋,变化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社会角色,而社会责任感要靠父亲来传递给孩子,也是父亲榜样的力量。


而一个社会人的养成,是由孩童从一元自我被情绪所支配,到二元与母亲不分你我,到三元步入社会寻找人生意义的过程,也是具有父性精神的部分。



3.

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


父亲如何在“孩子成年”的重要阶段给予引导,孩子如何学会与父亲单独相处,《一路成年》五组父子(女)将在这一场充满笑与泪的“成人礼”之旅中,完成爱与成长的蜕变,让刚成年的孩子向上成长,让中年的父亲有新的感悟,双方共同完成一场意义非凡的“成人礼”。


如何成为合格的爸爸

一定要做的三件事


❶ 爸爸要与孩子游戏


心理学家劳伦斯·科恩说过,在打闹游戏中,父亲是孩子最好的游戏对象。


研究表明,与爸爸摔跤、拳击,只要适度,会有助于孩子的成长,比如常和父亲打闹的男孩,跟别人相处得会更好。


台湾心理学博士许皓宜曾经写道:父亲扮演燃料的角色,能够推动孩子向前探索。他们跟孩子玩起来,会更有创意,也会更有趣。


外国很多父亲带着孩子一起垂钓捕鱼,在雪地里建造冰屋,在野外学习生存……


爸爸带领孩子每一次冒险,都是对世界的一次探索。跟着父亲一起探索世界的孩子会更加勇敢、独立,具有冒险精神,并保有一颗仰望星空的好奇心。



❷ 爸爸要与孩子独处


爸爸跟孩子建立更亲密的关系,需要一对一独处的时光。


在单独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过程中,爸爸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,了解孩子,靠近孩子。这样,爸爸更好地发挥了父亲女性特质,把温柔细致照料的潜质发挥到极致。


❸ 爸爸要与孩子分享


游戏后,餐桌前,可以讨论一天的经历和见闻。父亲说说单位里的,孩子说说学校里的,那些有趣的,新鲜的事情,彼此了解彼此在外的生活。


不要让妈妈把话都说完了,还得给爸爸留点空间畅所欲言,发挥爸爸女性特质的机会来了,可以分享一个话题。讨论最近看过的一本书或一场电影,看到的一篇报道,甚至是听过的一个笑话。


可以讨论家庭活动。这里就不要用“听妈妈的话”做总结发言了,比如周末的旅行计划,去哪里,自驾还是乘车,准备什么攻略,带领孩子参与其中。



4.

父亲回归家庭,一生成人


《奥德赛》里有一段经典的内容,大概意思是,如果不带着虔敬的心和庄重的态度探视祖先遗迹(翻阅历史,游历山川)。我们就无法在心灵中建立坚实的父性。


缺少了父性的真正精神,我们只能拥有替代性的父亲,那些出于个人利益愿意扮演这个角色的人。他们提供的只是表面上的父亲身份,而不是父性的真髓。


寻找父性没有捷径。按照心灵的纪元方式,我们足足需要十年时间,才能建立起坚实的父性意识,也就是说,心灵的奥德赛永远都在进行之中。父亲的角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。他们的意义远不止赚钱养家或做沉默的羔羊,孩子们需要他,需要他的臂膀、他的幽默、他的温情、他的父爱。


每个孩子都值得与爸爸踢一次“毽子”,在“一路成年”的过程中勇往直前!


作者:镭宝 心理工作者,专栏撰稿人。一个童言无忌又严谨深邃的心理咨询师,她的工作从增加注脚到撕掉标签的过程。WMECA国际催眠治疗师/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/镭氏心理创始人,接受系统精神分析学习,专长整合疗法,擅长处理亲密关系,个人发展问题,艺术治疗,深度解析梦境。


课程已更新至20集,在第18集的《冲突》小课里,讲到冲突模型的大约表达是:万病源于内心冲突;内心冲突是外在冲突内化的结果,并讲解了8个常见的冲突,具体内容邀请你收听最新小课


长按下方二维码立刻学习


30节精华音频+文稿

读懂8个心灵面具

解读4种负面情绪

剖析2种家庭关系的相处之道

获得精神分析的全新视角

曾奇峰老师首个大众心理课

这门课总共分为五个板块、全30节,原价199元,现在仅需159元(后续恢复原价后不会再有更低的价格)。10月1日零点上调至199元。

抢购价倒计时仅剩01天


RECOMMEND推荐阅读

你点的每个赞,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


预约咨询,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